風格是一種商機

Book Cover: 風格是一種商機

有眼光,才能煉就風格;
有風格,才能成為獨一無二;
獨一無二,才能創造出被時代想要的價值!

別人眼裡平凡的風景,卻是他眼裡的大商機,
他賣的不是書、不是空間,是幸福時光!
本書讓你看一個懂經營管理的風格者,
如何將風格煉成引領世界風潮的好生意!

在供過於求、物質過剩的時代裡,
不是只要推出被需要的商品,
而是要創造出被想要的商品,
商品如果無法讓人產生「想特地去買」的念頭,
消費者是不會下手的。
想創造出令人覺得不來是一種損失的商品,
就必須以一公分為單位細細堆砌,
否則就無法打造出令人想專程前來的空間和商品。

  風格是這麼煉成的:

.經營要有哲學
「探究真理是學者的職責,創造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才是事業家的職責。對於公司裡爭論什麼才正確的人或是會議,我一點興趣也沒有,只看誰願意甘冒風險也要將企劃化為具體事業。因為,真理只存在於敢冒風險的人身上。」

.組織要超越管理
「命令無法打動人,夢想才可以。領導人必須擁有整合人才、打動人心的力量。除了技術之外,更重要的是,必須擁有為組織描繪夢想的能力。」

.企劃可以創造需求
「東西不是用眼睛看,而是用腦看;味道不是用舌頭品嚐,而是用眼睛品嚐;意見不是用耳朵聽,而是用心聽。同樣的風景,不同的人看見不同的風景;相同的資訊,不同的人描繪出不同的未來。未來不在過去的延長線上,放下己見,敞開胸襟傾聽,用這樣的姿勢就會看見不同於人的風景,做出不同於人的美味!」

.堅持自我風格
「自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,且能在想收手的時候收手;自由是見到想見的人,做想做的工作。高興怎麼打扮就怎麼打扮,什麼都不做,只領薪水,不叫自由。自由是對看似理所當然的事付出堅持與努力才得以成立的東西。」

.心中要有風景
「沒有金錢、知名度時,就要擁有名為『自己』」的一把尺。有了這把尺,才得以擴大事業、累積的資本、獲取利潤、創造組織,最終獲得名聲。現在所擁有的,只能說是一路走來累積的「結果」。不要老是看著四周,要時時看看自己的尺是否歪掉了呢?」

Reviews:Benny wrote:

再次認識到日本人工作認真的匠人精神,我從未到訪過蔦田書屋,但係作者對於生活提案 / 企劃既專業精神,令到我認知到原來做proposal 可以做得咁專業, 香港做IT proposal 做得多,但係從來做唔到爲客戶設想到最好既水平。所以日本既設計做得世界頂尖水平係有道理既。

剛好新項目有啲不順,作者剛好爲我解決疑難,創業者或管理者都可以參詳下


Bookmark the permalink.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