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最近睇巴黎奧運,發覺冠軍攞金牌的運動員,技術唔一定最好,但係心態一定係最穩定;就算處於逆境劣勢, 差一分會輸比賽, 一樣可以支持到最後反勝一刻。
創業其實都係一樣,保持逆向思維,以自己的優勢出發, 就算對手規模比你大,價錢比你平, 一樣可以搵到你獨有的優勢 (Edge)。💪
例子:
一人創業:
無錯, 人手只有你自己一個, 但係你擁有大公司無既彈性,客戶有特別要求? 無問題,今日可以修改, 即日可以發佈;
大公司需要一星期完成既工作,你一天可以立刻發佈, 因爲你唔需要等上級批准,亦唔需要等其他同事;你唔需要等任何人既指示。
今日既諗法唔同左,今天的我打倒昨日的我?咁又有咩問題? 無人會批評你, 只要你覺得係啱既,可以即刻做, 無何任包袱,起碼唔需要開會問老闆意見。
客戶一個電話/電郵, 可以直接搵到公司老闆?你既一人公司可以做到, 全世界大部份公司都做唔到。
=> 缷去公司的規模,一人創業者的彈性, 無任何競爭對手可以匹敵。
唔夠人手:
承上,唔夠人手咁咪唔好做太多工作,想一次做晒桌面網站,手機網站,iOS,Android Apps?但係唔係時間開發?淨係做桌面/手機網站又得唔得? 唔得又點解唔得, 必要性係咩?
既然唔夠資源,可唔可以試下單點突破,淨係發佈一個網站試下? 甚至乎網站都唔需要開發呢? 淨係開個ig / threads 帳戶宣傳可以嗎?
=> 唔夠人手, 令你集中只可以喺最重要既工作 (move the needle)
產品沒有太多功能, 追唔到競爭對手既水平:
既然無咩功能,你既最大優勢就係產品簡單易用;如果你係其他新創產品既早期試用者,你會發現好多產品早期既賣點,都係簡單易用。
點解?因爲一開始資源唔夠,根本做唔到太多功能,所以最大特色就係版面比較少掣,咁版面少掣自然會變得易上手,成個頁面白色一片,咁好難會唔識用。
相反, 由於大企業產品功能太多,介面太多資訊,好多用戶都會覺得產品難用,經常去錯另一頁面,又唔知點樣可以做到正確設定, 最慘係客戶支援又要經過重重難關先搵到。所以太多功能, 好大機會係既有市場佔有者既核心劣勢,而大手砍掉現有功能,係好難做到既, 因爲現有用戶一定會投訴。
=> 創業者的第一個優勢,產品可以做到簡單易用 🤓
價錢比人貴,競爭對手比你平, 甚至乎推出免費版本搶客
價錢比其他人貴,咁要問下自己既比較優勢係咩?你比其他人畀多左咩價值? 好似香港餐廳比深圳餐廳貴, 咁香港餐廳有咩勝人一籌? 可以係比較好既服務,食品比深圳健康或者安全。
至於競爭對手推出免費版本吸客,燒錢短期內可以做到, 長期則唔可以持續。假設你既產品需要用到付費版Chatgpt API,需要提高收費,至於對手決定提供免費Chatgpt 對接, 呢個情況下,你應該專注改善核心服務,加強支援重度用戶;至於對手想燒錢流血不止,你咪由佢吸納多啲貪平既免費仔, 不想付費既用戶終歸不會付費。
=> 你需要既係付費客戶,唔係免費用戶 🤑
無錢?無錢既狀態亦可以係一種心理優勢
一個常見既創業謬誤係,「 我無錢所以我不能創業」。
香港本地市場佔9成都係中小企, 人數少於幾十人內,如果以上假設係正碓既話,照計呢9成中小企都唔應該存在。
好少人理解到無錢既心理優勢, 就係你每一分錢都會花喺刀口上,因爲你無得揀,每一分錢都一定要有回報;如果唔係, 你好快會成爲執笠group 既一分子。
所以你每一個決定都會變得最有效率, 反觀點解咁多富二代創業失敗,因爲佢識洗錢, 唔識賺錢。
=> 新創事業未必需要巨量啟動資金,反而要學懂問客戶攞錢 💰
結論:
現實條件只係客觀事實,點樣面對狀況,先至係你既主要工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