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最近又再看戴志康的故事 – 戴志康:投资100万赚3亿的秘密。
內地的創業者中我覺得比較值得學習的有史玉柱,傅盛還有戴志康。其他的不是有背景,就是學不了。
腦子裏啥也想不到,所以只好更新一下網站,總比發呆好一點。其實做了這麼多年也沒有做成甚麼,挺失敗的,說白了就是個屌絲;我估計是每次都有一致的決定在同一類的重要決定中做錯了。但是這一種類別的決定是甚麼,沒有找出來。
完全想不到在甚麼地方想錯了。
戴志康說“人看好了,做面包店也行。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。他主要看人的三样东西:坚守创业本心的能力、快速转身的能力、与自我意识对话的能力。"
我不理解"快速轉身的能力"是甚麼意思,應該是指快速調整思維,情緒的能力吧,我在這方面應該不太行,經常沉溺於過往的問題上。
對我來說,創業是什麼?
創業就是造出很多人喜歡的產品,大家喜歡用,也有人願意掏腰包。
創業和創業者是什麼關係?
創業的目標是甚麼與創業者做的決定有很大關係;如果創業者希望創業能得到多一點自由,那他應該做一點低風險的創業。反過來說,你是甚麼性格的人,你就會創立甚麼類型的公司。
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?
我希望可以創造產品改善別人的生活或工作,產品有長期的發展價值。
自己的最大問題是甚麼?
在重要問題卡住了,不知道怎麼處理,做了決定又會擔心做錯,優柔寡斷;想不到又會想很久,仍然找不到問題的核心;結果是圍繞著問題打轉,仍然想不到解決辦法。正常來說,轉跑道轉2,3次應該找到出路,如果總是在犯同一類錯誤,我比較肯定是無意識的系統性犯錯。
很難修正呀。
另外就是戰略層面想得太淺簿,沒有想清楚就去做,做到中間每每遇到難以克服的問題,以當下的經驗來說,預先推演切入點,競爭者,打開市場,宣傳,資源考量以及其他策略應該沒有大問題。不戰而屈人之兵,還沒開打已經想好致勝之道,才是上策。
以爲自己牛,其實格局不夠大。
怎麼解決?
可以看的書,甚麼lean startup, growth, startup playbook… 很多已經看過了,繼續用現有的作法沒有意思,應該要試很不一樣的作法。狗改不了吃屎,還是需要有好的指導和團隊,才可以走得遠。
星期五的晚上,同事已經下班,腦子一片空白。
希望將來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,己經脫離現在的屌絲狀態吧,照現在的趨勢,不破產已經是奇跡⋯⋯(笑)
支持新人!
給自己看的參考資料:
1. 傅盛:一家公司CEO该干什么?
2. 傅盛:一家公司的 CEO 該如何做戰略?
3. 戴志康:極限值低的人不應該是創業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