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金融史3000年 - 從歷史中看到政策總是在重覆錯誤

Facebooktwitterlinkedinmail

chinese-finance-book1
chinese-finance-book2

最近睇完陳雨露和楊棟合著的中國金融史3000年[上]:從西周封建經濟到唐朝盛世真相以及中國金融史3000年[中]:從史上最富有的兩宋到錯失全球霸主的大明朝。書本從開始使用貝殼作為貨幣的周朝寫到商業發達的明朝,我都唔知原來發明紙幣的國家係中國,宋代由商人發明交子作為交易媒介,令宋人不再需要攜帶笨重的錢幣交易,及後獲政府承認貨幣地位。現代科技發明無現金交易如手機付款,電子支票,虛擬貨幣如 bitcoin 令到我們唔需要用現金結算,承擔現金丟失的風險。究竟在未來歷史仲會否重覆呢?

管治:

  • 封建中國社會 3000 年一貫採用帝制,開國皇帝從亂世撥亂反正,文治武功,所以開國之時國家可以休養生息;但是由於世襲皇位,先頭幾代皇帝還可以參照前朝做法,但是後代多數一代不如一代,少有中興,最後皇位傳到庸碌無為的子孫之手,已經藥石無靈。至於企業,我都唔相信家族企業可以長治久安;如果企業照樣子傳子,孫傳孫,家業一樣會被無能後人敗壞,或者被家族中人慢慢侵蝕,最後枯萎。百年企業如 IBM ,匯豐多數採用制度制衡後人,香港百年家族企業如,太古,怡和,利豐又唔知點做呢?
    .
  • 國富民強或是民強國富?中國古代管治多數以皇帝 -> 官  -> 農民為社會結構基礎。秦朝全民皆兵,強調人民需要為國家服務,雖然最後統一六國,但是秦國國祚才維持了 15 年。宋朝重商,採用小政府大市場,開放市場為經濟政策時,經濟飛速增長,人民生活富足,政府庫房富盈,但是惹來外族金國侵擾,最後南宋被元朝消滅。我相信國家需要有能力保護人民,同時也會受到人民監察運作,不斷改進不斷發展。

發行貨幣:

  • 中國古時發行紙幣沒有和實物掛勾,以致紙幣經常淪為廢紙,白銀反而成為穩定交易媒介。
    .
  • 古代中國政府(如漢文帝管治時期)開放鑄幣權,容許民間私鑄貨幣,政府可以節省行政開支,小弟作為現代商人,難以想像貨幣質量參差不齊的情況下怎樣做商業買賣。
    .
  • 當政府處於貧窮時,皆以發行劣幣作為摟錢手段,政府以劣幣強制換取人民的良幣,最後劣幣驅逐良幣,通貨膨脹嚴重,所有物資被人民搶購一空,經濟崩潰。如果政府強行掠奪人民的口袋,沒有人會有動力發展經濟,最後經濟大幅衰退。現代黎講係政府做壞規矩。
    .
  • 強勢國家(古代中國)可以用強勢貨幣掠弱國(古代外族)財富,弱國沒有反擊能力。正如美國沒有錢會發行美金,雖然可能會引致通脹,但是債權國家的債務也會因此貶值,其他國家除了投訴,別無他法。

土地:

  • 當沒有其他方法可以賺錢,所有人會瘋狂吞併土地,官員會以強權搶地,享受資本增值,因為買地最簡單快捷。最後沒有土地的人會淪為輸家,成為難民,沒家可歸,最後國家被難民起義推翻。和現今的香港差不多。年青人除了做廢青,選擇不多。
    .
  • 防止官員以權力搶地,官沒有創新可言,如果容許官員用權力摟錢,官員會以最懶的手段買入資產(如土地),掠奪所有人民的發展空間。
    .
  • 唯一的方法是鼓勵人民創新,令人民知道一個國家裹面,人才是最重要的資產,比土地更重要;比起收購土地,收購創新人材更重要。書中也有記載唐朝貞觀之治有人發展創新產業,為民戶倒糞發跡;倒糞者收集糞便,加工為肥料後賣給農戶,現代人叫這個為回收業或環保工業。不過講來容易,香港呢方面都係做得唔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