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趣的創業遊戲: Startup Weekend!

Facebooktwitterlinkedinmail

參加了第二屆的Startup Weekend, 活動假九龍塘InnoCentre舉行, 這個活動標榜”No Talk, All Action”, 在18/5 – 20/5, 54個小時內組隊, 想出好創業概念, 立即把概念做成最簡單的MVP (Minimum Viable Product), 並向現場作演示, 香港向來缺乏科技創業的風氣, 這次的經驗確實令人難忘, 使我重新審示自己創業以來的錯誤, 再一次思考自己過去的決定。

 

現場共有8隊, 分別爲Powerup, 1-Minute booking, HatchYolk, FlexDesk, Blimmp, Buttergo, Dishing up, Mother Speak. 我隊爲FlexDesk, 一個平台可供人隨時在附近找到一個工作空間, 方便銷售人員, 自由工作者, 公幹人士等流動工作者; 有興趣可觀看不同隊伍的簡紹片段: http://www.youtube.com/user/startupweekendhk/feed

圖上爲FlexDesk小隊, 要在短時間內完成構思, 顧客驗証, 設計商業模式, 製作簡易演示真的不易, 第一天星期五6:30pm開始組隊, 提出並選擇自己有興趣的項目, 到10:30pm左右方完成第一晚的工作。

第二天9:00am便要集合繼續工作, 習慣10:00am才開始工作的我當然是遲到了, 換來眾人奇異的目光, 哈哈。工作到晚上10:oopm才完成手頭上的工作, 很久也沒有這種熱血的感覺了。

圖上是笨尼和古惑的彼德合照, 哈哈, 他不會看到這個形容詞的; 彼德是Buttergo的小組隊長。

經過54小時的苦戰之後, 我們落敗了, 勝利的是Dishing Up小隊, 方便叫外賣人仕可透過網站或手機落單, 直接把訂單送到餐廳處理, 時下年青人對機的時間比對人還多, 看來也蠻不錯。覺得項目不錯也可以給它一個讚: http://www.facebook.com/pages/Dishing-Up-%E5%8D%B3%E9%BB%9E/460164760664722

Youtube片段是我們隊伍的演示片段。總結經驗, 我們的演示做得不太好, 花在準備演示過程的時間實在太少。除了嚴重超時外, 我們做的demo也不足夠, 使評審看不出我們看了時間在開發工作上, 而我們做的市場研究資料很多也沒有作總結, 使心血付諸東流。

*註: 吃了2餐pizza, 2餐芝士焗飯, 1餐春捲咖哩角, 很慶幸自己沒有生病或便秘

更多圖片: http://www.snapshock.com/a/swhk2012

如果我是王維基, 怎樣才可以在電視市場殺出一條血路?

Facebooktwitterlinkedinmail

王維基套現50億撼無綫電視」, 敢於一下把全副家當套現硬撼無綫, 相信唯有狂人王維基先生可以做到, 作爲小小的創業者, 不禁十分欣賞王先生的勇氣; 得到財富, 名氣, 地位, 還勇於挑戰廣播業的巨人, 面對甚高的風險, 仍可昂然大步前進, 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有這種魄力。

我覺得TVB的競爭優勢主要有幾方面:
1. 人才
TVB的人才鼎盛, 小生花旦不計其數, 這些熟悉面孔深受港人喜愛, 王先生雖然大花銀彈挖角, 但得來的戰將仍是太少, 要製作優質的內容, 這個數量是遠遠不足夠的。

2. 慣性收視
TVB於過去幾十年已雄據本地電視市場, 香港觀眾已習慣打開電視便收看TVB劇集, 要改變根深蒂固的習慣需要長時間的投入。

3. 大量內容
TVB於過去長時間已拍攝了大量優質內容, 隨便拋出一套電視劇也可得到2,30點收視, 一個新電視台要追上這個門檻需要巨額投資。

那麼應該怎麼做才可令新台可生存? 小弟愚見:
1. 先以年輕人爲對象市場, 走焦點市場(niche market)
年輕人喜愛嘗鮮, 容易接受新事物, 熱愛煲劇; 小弟的幾個同齡男性朋友便時常追看韓劇, 對於這些師奶行爲, 小弟確實難以理解; 據朋友透露, 韓劇的俊男美女和愛情橋段是其中的賣點。既然新台沒有太多耀眼影星, 不妨自行發掘年青美男/少女製作特定主題劇集或綜藝節目, TVB劇集口味素來以廣大觀眾爲主, 年青人路線短期內應不會遭遇激烈競爭。

2. 以科技爲賣點
坐地鐵巴士不難發現乘客以手機平版電腦追看劇集, 既然如此不妨加大力度發展網台,  以新終端設備爲新戰場, 以打開目標市場爲一要務; 否則如TVB大力封殺, 新台一定難以抵御。

另外, 希望電訊管理局可加快發出牌照, 香港市民也希望可有更多選擇

失敗的產品(1) – Howdycard.com

Facebooktwitterlinkedinmail

公司的第一隻產品, Howdycard.com可以說是徹底失敗, 在2009年年尾推出, 其時4個甚麼也不懂的計算機科學大學畢業生想到便去做, 完全不理解市場是甚麼, 結果當然是慘敗。

Howdycard.com是一個網上應用程式讓用戶可以自由創建立體電子賀卡, 並立即發送給親友, 雖然產品吸引到不少媒體的注意, 但是產品和節日的關聯性太大, 使活躍用戶的數目大幅波動, 想累積用戶當然做不到了, 更別談賺錢。看到朋友的文章可說是一語道破IT創業者的錯誤:

IT創業者每每有種心態, 就是「自己的技術永遠是全行第一的, 客戶不幫趁/嫌貴是他的損失」. 這是一個常見陷阱, 抱著這個心態的話, 生意只會越做越少.

現在Howdycard.com網站已關閉, 如有興趣了解細節, 也可看看其他博客的文章。從這個教訓我學習到永遠要從市場出發, 找到用戶喜愛的產品, IT創業人想做到自己喜愛的產品? 那麼你最好找其他行業的朋友問意見, 看看市場對你的產品有沒有興趣, 這樣說不定可以節省幾十萬元的創業學費。

無盡的旅程: IT創業之路

Facebooktwitterlinkedinmail

小弟於2008年畢業時, 正值Web 2.0 興起, 各式各樣的網絡應用都如雨後春筍冒出, 本地新創科技公司如Anobii, Editgrid, Lifehack都獲得很好的成績; 我和幾位同學便到了幾間不同的軟件公司工作, 一邊工作累積經驗, 一邊儲蓄, 一邊定期開會準備一,兩年後大展拳腳。

工作了一年後, 我們4位同學便膽粗粗地租了一間工厦內的小小辦公室, 還記得單位只有少少的一百多呎, 每天工作自由, 那知道這才是一連串惡夢的開始…現在回想才覺得自己是太天真了。

小弟的文筆不太好, 希望大家以後多多指教!

 

註: 感謝Leon Ho, David Lee, Greg Sung等在2009年舉辦from 0 to 0.1: Build Something You Want in 13 Weeks, 使我認識到香港還有很多創業者在IT界努力, 希望以後有機會可復辦類似活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