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本創業一定要選擇「高淨利」業務

Facebooktwitterlinkedinmail

最近睇threads,諗緊點解香港咁少一人創業/獨立創業者,尤其係軟件開發者更加少見,Solopreneur / Bootstrap / Digital Nomad 明明係一個熱門潮流。

    香港大部份人講起創業,一般係想開間cafe,但係cafe 以至餐飲業既毛利率(Profit Margin)都好低,一般得5 – 10%,之係做100萬生意做到5至10萬利潤,咁低既利潤之下,只要客戶減少或者比業主加租,已經無利可圖;簡單黎講,之係得個做字。

    我既諗法係:如果小本創業或者一人創業,一定要高淨利

    淨利率公式
    淨利率 = (營業收入 – 營業成本 – 其他費用 – 稅項)/ 營業收入 x 100%

    90%淨利可以令你輕鬆上路

    我以前曾經爲客戶提供軟件開發服務(之係軟件外包),每個項目做到吐血,超支超時,最後只賺到10-20%蚊蠅頭小利,有啲項目更加蝕錢,本身做呢啲服務就係勞心勞力應付客戶無盡要求,根本係差既生意;最慘係香港IT 業人工加幅好快,生意增長追唔到人工升幅。

    然後把心一橫,改變業務方向,專注月費軟件(SaaS – Software As A Service)的商業模式,一人處理開發工作,淨利率達到> 90%,只要慢慢累積客戶 ,只需要300個月費客戶,每個客戶收$20美金,都可以好好過日子。

    營業額
    300 x $20 x 7.8 =HK$46,800

    利潤:
    HK$46,800 x 90% = HK$42,120

    工作減少,賺更多

    好多人以爲創業一定係勁忙,勁忙先賺到錢,好辛苦先係創業常態。❌

    專注喺高淨利業務,服務更少客戶,反而可以賺更多。✅

    假設每個客戶收US$50, 150 個客戶:

    營業額
    150 x $50 x 7.8 = HK$58,500

    利潤:
    HK$58,500 x 90% = HK$52,650

    一半既客戶量,一倍以上的月費,可以賺更多。

    可行方向?

    唔係每個人都識軟件開發,但係一樣可以考慮其他低門檻業務:

    1. 資訊產品 (Info Product)
      好似賣電子書,電子課程,excel templates,等等。雖然係一次性收費,但係明買明賣勝在簡單,創業新手上路可以一試。
    2. 賣資訊
      寫blog, 拍youtube短片,podcast可以賺流量,有流量可以透過affiliate marketing插入廣告,賺到廣告費套現

    而英文/英語係主流市場,用一樣時間做英語市場賺美元,又比賺港元/台幣舒服。

    Reference:

    創業卡在死胡同? 試下放慢腳步,集中做一定正確的事

    Facebooktwitterlinkedinmail

    創業最痛苦係幾時? 生意差個陣?

    對我黎講係唔上唔落,唔知做咩好,搵唔到出路個陣。因爲做咩都好似無咩改進,而且無人可以話比你知點解;創業唔係考試,唔係所有問題都有明確答案。

    喺呢個時候,可以試下用另一思維模式去思考:

    例如, 我會試下用數學既思考方式,數學係以公理(Axiom,之係一定啱既命題), 一個一個公理咁樣砌上去,最後得出一個啱既結果。

    做生意一樣, 集中喺一定啱既工作,一項一項工作咁既做,假以時日,會得到一個理想既結果。例如,改善客戶服務,幫助客戶成功使用你既產品;更新系統, 提升系統表現及穩定性;做好基礎市場營銷, 令到客戶更容易可以搵到你既產品等等。

    反向思維

    與其諗做咩工作可以更進一步,可以掉轉諗 ;唔好做錯事, 就可以減少損失;減少損失, 就會累積更多金錢。

    如果我知道自己死哪裡就好了,那樣我就永遠不去那個地方

    —查理·.芒格

    唔好令到客戶畀一星負評,你就會得更高評分, 更多客戶推薦。 唔好令到產品無故出錯,你就可以提高產品穩定性。

    加快或減慢步伐?

    有時生意好似一部車,本身行得順, 可以再加速上去更高速度;相反,如果油門有問題,行車有啲卡,咁應該減速,檢查部車睇下有咩零件壞左,更換番壞左既零件,再從新上路。如果強行加速,只會得到炒車既結果。

    做生意都係一樣,以我自己爲例,好多客戶下載完我既SaaS軟件產品,短時間(1小時)內會立即缷載。有咩原因? 可能係產品頁面說明不清,下載後唔識用產品,介面太複雜,客戶支援太慢(難以實時支援美國時區), 找不到相應功能,有bugs 等等。好多時都無一個明確答案,客戶缷載後都不屑回應, 唔知係咪太失望。

    與其多做新功能,減慢步伐,查找不足, 改善新客戶使用流程,使用自動回覆加快客戶支援, 都可以提高客戶體驗。

    =>與其賣廣告增加新客戶, 不如減少現有客戶流失, 你就會得到更多忠誠客戶。

    雖然好似非洲每60秒過左一分鐘; 但係長期保持做對的事,你就會得到對的結果。

    以遊戲心態從容賺錢 (轉載自塔木德)

    Facebooktwitterlinkedinmail金錢不神聖,不是高不可攀的聖物。——《塔木德》

    猶太人對錢持一種平常心。他們認為金錢同衣服一樣,不過是一件有用的物品而已。

    有許多猶太大亨,他們手中掌握著數以百萬、千萬,甚至億萬的財富的時候,他們感覺手裡拿的不過就是一堆紙張而已,並不覺得這就是可以時刻給人帶來禍福安危的東西。如果他們把金錢看得很重,就不敢再那樣心不跳、氣不喘地賺錢了。

    要想賺錢,就絕對不能給自己增加心理負擔,而是應該從容地、冷靜地對待。對金錢不感興趣自然賺不到錢,然而倘若把金錢看得太重也就給自己背負了沉重的包袱。

    猶太人注重金錢,認為金錢是現實中萬能的上帝。金錢在他們眼中顯得無比的神聖,但是在賺取金錢的時候,他們已經把金錢當作是一種十分普通的東西,就和紙張、石頭一樣,絲毫不覺得金錢有燙手的感覺。

    猶太人只把金錢當作是一種很好玩的物品。它在刺激著每一個人的神經去高度地投入它,人們投入資金的時候就是投入了一次次危險的但是有趣的遊戲中。如果不是把賺錢當作遊戲,而是看作一項沉重的工作,甚至是在拿命運做賭注的時候,心理的壓力會十分強大,以至於人們不敢去冒風險。

    猶太人這樣形容自己:在賺錢的時候你就進入了一個遊戲的世界。作為遊戲的參與者,你要不停地和對手進行較量和角逐。你要採用一切辦法和手段來勝過其他的人,你要超越所有的人才可以贏得最後的勝利。

    著名的金融家摩根就是這樣的賺錢觀念,即絕不讓賺錢變成一種沉重的負擔,而是一種新鮮刺激的遊戲。他認為只有以這樣遊戲的心態去賺取金錢,才是最佳的賺錢心態。

    摩根賺錢甚至達到痴迷的程度。他一直有一個習慣,每當黃昏的時候,他就到小報攤上買一份載有股市收盤的當地晚報回家閱讀。當他的朋友都在忙著怎樣娛樂的時候,他則說:“有些人熱衷於研究棒球或者足球的時候,我卻喜歡研究怎麼賺錢。”

    在談到投資的時候,他總是說: “玩撲克的時候,你應當認真觀察每一位玩者,你會看出一位冤大頭。如果看不出,那這個冤大頭就是你。”

    他從來不亂花錢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。他總是琢磨怎麼賺錢的辦法。有的同事開玩笑說:“摩根你已經是百萬富翁了,感覺滋味如何?”摩根的回答讓人玩味:“凡是我想要的東西而又可以用錢買到的時候,我都能買到。至於其他人所夢想的東西,比如名車、名畫、豪宅我都不為所動,因為我不想得到。”

    他並不是一個為金錢而生活的人,他甚至不需要金錢來裝飾他的生活。他喜歡的僅僅是遊戲的感覺,那種一次次投入資金,又一次次地通過自己的智慧把錢賺回來的感覺,充滿了風險和艱辛,但是也頗為刺激。他喜歡的就是刺激。摩根說:“金錢對我來說並不重要,而賺錢的過程,即不斷地接受挑戰才是樂趣,不是要錢,而是賺錢,看著錢滾錢才是有意義的。”

    視錢為平常物,視賺錢為遊戲,這就是猶太商人的高明之處。惟有如此,才成就了那麼多的猶太大亨。

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    看書就發現,這麼多年

    我就是太認真了 🙂

     

    5本適合創業者的聖誔假期讀物

    Facebooktwitterlinkedinmail1. 跨越鴻溝

    正在閱讀,講述科技産品的銷售週期以及如何把產品帶到不同的顧客手中,對於學習市場推廣的科技人是必讀之一。十多年前出版的老書,道理仍舊不變。

    2. 我如何在雲端創業

    Salesforce創辦人的作品,Salesforce是開創SAAS商業模式的先驅 ;作者出身於巨企Oracle,雖然經験或不適用於年輕科技人,但是b2b的商業經驗,如何以小對勝大等等也很值得參考。

    3. 異數

    爆炸頭先生Malcolm Gladwell的早期作品,打破一般人對於成功人士純屬個人努力的看法,一命二運三風水,中國不是幾百年前說過這句話?

    4. 以小勝大

    一頁也未看,在TED看過作者介紹,拭目以待作者的説法。

    5. 三體

    雷軍推介的科幻小說,據報雷總從此書領悟小米的意念,「『降維攻擊』、『黑暗森林法』和『宇宙社會學』對行業、企業管理頗具啟發。」

    [創業101] 5個免費軟件助創業者$0開展業務

    Facebooktwitterlinkedinmail對新創公司來說,每一分一亳都要花在刀刃上,今次就短談以免費軟件減低開創公司的成本!

    1. GIMPPaint.net – 代替Photoshop的利器
    雖然Adobe已轉換購買模式,使入場費降至每月最低150元左右,但剛創業公司的需求大概只是簡易修改產品相片,製作簡單圖像;對於沒有豐富電腦操作經驗的人,使用易上手的軟件比學習Photoshop來得化算。

    2. OpenOffice / LibreOffice – 代替M$ Office
    小弟開辦公司五年後,才第一次購買M$ Office用作應付政府文件,不致使文件模本走樣;大部份時間也是使用OpenOffice Writer製作報價,發票或收據等,使用OpenOffice Calc代替Excel造會計項目,而OpenOffice Draw也可助你快速畫流程圖,樹狀圖等。

    3. Wix / Strikingly – 沒有編程能力也可製作公司網站
    對於沒有市場預算的中小企而言,一個小型的公司網站不可或缺,至少你也要讓潛在客戶可以找到你吧;沒有幾萬大元預算找專業設計師度身訂造網站嗎?不要緊,挽起衣袖,自己用預設模版寫上公司資料,小弟用了幾個小时在Strikingly,造了新品牌的SmartBoxz網站,看起來效果不錯 🙂 服務免費使用,可升級以付費版得到額外功能(如獨立域名等)

    4. Asana / Google Docs – 分享公司資料及項目進度
    如果你的新創公司團隊經常在不同地方工作,建議使用Asana / Google Docs保留會議紀錄,分享公司內部文作資源,項目進度等;Asana的項目管理以最簡單的表單讓不同成員可以隨時分享項目資料,簡單易用,15個人以下免費。

    5. Mailchimp – 電郵營銷的好幫手
    如果你也想使用電郵營銷, Mailchimp是一個不錯的入門工具;電郵營銷比起派發傳單可以更快更平送到目標的手裏,成效更易估算,前提是你需要在第一天開始就建立自己的客戶資料庫,這個資料庫將是往後公司發展的重要資產。 Mailchimp助你發出個人化的營銷電郵,提升電郵轉化率,一個月內寄出12000封電郵到2000個聯絡免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