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簡單 == 最好

Facebooktwitterlinkedinmail

創業新手一般以爲所有事情都要做到最好,公司就會經營成功,例如產品品質要做到最好,比競爭對手好,包裝/網頁要做到最靚,甚至乎一個logo都要整到最突出,產品開發要用最新最先進既技術,殊不知呢個係一個死亡陷阱

當你每個範疇都追求最好,自然會令成本上升,最後超出預算。最慘係用多左太多時間;錢可以搵得番,而時間係搵唔番,所以時間一定係重要過錢。產品上市時間 (Time to market) 係其中一個重要考量。

❌ 時間就是金錢

✅ 時間 > 金錢

以我自己的網店軟件產品 BYOB 爲例,到今日營運左2,3年,都係無官方網頁,只有用ghost去設立一個BYOB官方博客,每個月US$9,設計仲用緊現成模版。

咁點解唔用Wordpress,自己設立一個Wordpress博客唔係最平咩?但係維護一個伺服器既成本好高,例如我自己要更新作業系統,ghost版本,備份數據庫,一年下來浪費不少時間,我好肯定消耗既人工係超過一年$9 x 12 = US$108。

重點係我唔需要一個好精細既官方網站。

=> 所以購買官方寄存係最佳方案。

另外,我既開發技術都係最悶既,用最基本但係一定work既方法,新技術我無考慮過,一來因爲我唔識 ,哈哈,二來因爲我唔夠時間學,我只需要開發一個最小可行的產品 (MVP) 就可以啦。

記住你宜家唔係考試,唔駛攞100分,攞70 80分已足夠喺市場立足,無人叫你搞到所有野都咁完美最先進,你唔係Elon Musk,唔需要整支火箭射上太空;另一方面, 市場上好多對手都唔係你想像中咁勁,就算係外國人都唔係天下無敵,你只需要一個好的市場定位

有技術負債將來要還?

如果公司無收入既話,講技術負債係無意思,因爲你連下年都唔知過唔過到。唔需要因爲人地係咁做,你又要跟住人地咁做,你只需要按照自己步伐去行就可以喇。

=> 對於軟件公司創業初期黎講,最簡單既做法係最有效率

咩叫做最簡單既做法?

  • 1. 最快可以搞掂,慳時間
  • 2. 唔駛請外人幫手
  • 3. 盡量用現成技術, 拒絕重頭開發 (Do not reinvent the wheel)

我的做法:

設計: 用Tailwind CSS / Theme forest 買模板

元件庫: Tailwind UI / Shadcn

Logo: 用ai 生成或自動化設計服務如Brandmark.io

Icons: Emojis

圖庫: Unsplash / Pexels

如果覺得現有方案好似太複雜,可以試下退一步諗下, 會唔會有更簡單既做法, 可以做到類似既效果? 如果諗唔到,仲可以試下問Chatgpt / Claude.ai,話唔定可以幫到你。

想以科技創業但沒有技術背景,應怎樣開始?

Facebooktwitterlinkedinmail今天剛好和一個家族企業三代繼承人在咖啡室聊天,因家族企業沒有太大發展空間,朋友希望自立門戶,創立一間新的公司,以科技為突破點,為自己開拓新事業;奈何沒有技術背景,問我如何踏出第一步,如下為我的意見:

問:我有一個大約想法,應該怎樣發展這個想法為實際生意?
答: 首先你要知道自己想做甚麼,想出創業概念有二個方法,第一個為Top-Down,從大方向找出一個有利可圖的範疇,再投資,找相關專家作伙伴合作;另一個方法為Bottom-Up,了解自己的熱情所在,為甚麼你想啟動一個新創事業,再啟發其他同道之人共同前進;(抄襲成功的產品,減低市場風險,再快速拓展市場也是第三種可行之法)。創業最緊要了解自己的內在想法,以及外在市場需求。

問:沒有技術背景,應怎樣把概念實行?
答:如果沒有開發能力,最簡單可以找一個超強技術伙伴,前提是你要有過人銷售能力說服別人;退而求其次可以自行以簡單工具製作Minimum Viable Product (MVP),如一個登陸頁面(Landing page),一個Blog,營銷電郵,一個Instagram帳戶,Facebook Fanpage或甚至Whatsapp也可以,重點是驗證市場需求,試一試找10個潛在客戶購買,如果你的服務門面簡陃,但客戶仍然願然付錢購買,剩下的問題就是這個項目是否足夠營生以至擴展成為一盤生意。工具方面推薦Wix, Strikely, WordPress等。當然你有錢可直接找我開發啦 🙂

5本適合創業者的聖誔假期讀物

Facebooktwitterlinkedinmail1. 跨越鴻溝

正在閱讀,講述科技産品的銷售週期以及如何把產品帶到不同的顧客手中,對於學習市場推廣的科技人是必讀之一。十多年前出版的老書,道理仍舊不變。

2. 我如何在雲端創業

Salesforce創辦人的作品,Salesforce是開創SAAS商業模式的先驅 ;作者出身於巨企Oracle,雖然經験或不適用於年輕科技人,但是b2b的商業經驗,如何以小對勝大等等也很值得參考。

3. 異數

爆炸頭先生Malcolm Gladwell的早期作品,打破一般人對於成功人士純屬個人努力的看法,一命二運三風水,中國不是幾百年前說過這句話?

4. 以小勝大

一頁也未看,在TED看過作者介紹,拭目以待作者的説法。

5. 三體

雷軍推介的科幻小說,據報雷總從此書領悟小米的意念,「『降維攻擊』、『黑暗森林法』和『宇宙社會學』對行業、企業管理頗具啟發。」

創業,執著,與自由

Facebooktwitterlinkedinmail執筆之時正坐在香港往三藩市的飛機上,香港時間98日凌晨3時;此行將會參與矽谷全年最大型科技會議之一TechCrunch Disrupt,多間美國大型科企或新創公司均鼎力出演。

商業發展上,期望可以為公司找到潛在合作伙伴或投資者,為新產品CoWork尋找反饋 ; 對於個人而言,則最想看到自己在旅程中跑到哪裏,五年前就是希望可以做到美國矽谷水平的新創公司而開始;五年過後到底自己進步了多少,還是根本在原地踏步?之後應該何去何從?

最近參加過資深廣告人曾錦強先生的創業分享活動,曾先生和施永青先生一樣強調無為而治,運作上不作嚴格管理,業績反而更佳。反思自身,發覺做人及做事往往心急累事,有時需要順其自然,太過執著一個目標時,以為自己正在專注地向目標進發,其實只是拘泥在自已的執著之中,當你太過執著於要得到一個成果,主客已分,註定成為兩個個體,你越希望把一手把目標握住,目標卻只會越跑越遠。

到底應該拿出5年前的決心再跑快一點,或是重新調整? 我希望找到答案

TechCrunch Disrupt SF現場

入場門口
入場門口

世界各地來的新創公司聚首一堂

會場外風景怡人

啓示

整個旅程中使我最為震憾有兩點。其一為Mailtime的創辦人黃河上台演示産品,Mailtime為少數到TechCrunch台上演說的內地/香港隊伍,産品讓電子郵件可以即時通訊方式呈現。雖然流暢度比起其他外國隊伍略有不足,但是產品意念創新,藉此希望Mailtime可以吸引到更多的私募基金注資,揚威海外。當你親眼看到自己的朋友也可以站到世界的頂端,會使你相信一切也有可能發生,只是視乎你是否願意嘗試。

500 Startups SF office

另外在參觀500 Startups時,有幸看到Shakr創辦人David Lee的精彩演說,簡單來說Shakr是一個在綫短片製作軟件,讓業餘人仕也可以在5分鐘內以影片模版製作一段短片,如廣告,家庭短片,紀念日等,David Lee本身也是一位創業老將,之前創辦過幾間公司,整個演說順暢配合産品演示,使在座觀眾也有興趣開戶口試用;看到韓國來的新創公司可以透過500 Startups進軍世界市場,如果我有機會加入美國的加速器,一定可以向世界各地而來的創業者重新學習,得到寶貴的經驗。

世界的盡頭會是矽谷嗎? 我相信我做不到香港最成功的企業家,也做不到香港最有錢的商人,做到香港最熱血的科技人也不錯吧!


熱血的科技人最喜歡熱血運動漫畫

p.s. 今年的生日及中秋節碰巧都在飛機上度過,你問我最大的生日願望是甚麼?就是繼續保持不斷嘗試的勇氣,連嘗試的勇氣也失去,作為新創企業的創辦人還剩下甚麼。其實我每年的生日願望都已經用來買我人生中買過最貴的東西了,笑。